腦與神經科學系列:神經膠質細胞基礎研究到臨床試驗的適應與轉換 ft. 蔡蕙歆博士
BTBA presents: 生技來一刻 - En podcast af BTBA
研究領域物換星移,隨著新的研究領域誕生,也有研究領域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。而有些曾經冷門的領域,則因為技術進步、新的科學發現,回歸眾人追逐的研究熱點。神經膠質細胞(Neural progenitor cells, NPCs)就是這樣的領域,隨著近年對神經退化疾病的重視,以及全基因組關聯研究(GWAS)的發現指引,原本被認為扮演輔助角色的神經膠質細胞,一躍成為熱門的藥物標的。 本集的訪談邀請到目前在 Biogen 擔任 Associate Medical Director 的蔡蕙歆博士,他將會介紹神經膠質細胞在神經系統的功能,以及這一群「和神經細胞一樣重要」的細胞,在神經退化疾病領域的進展。此外,蕙歆也會和我們分享他如何轉換領域、挑戰自我,從學界教職跳到業界,從基礎研究進到臨床試驗開發。他也和我們分享管理腦庫的特別經歷、和面對公司人事異動、冷門領域找工作的心法。他談論如何調適心態,應對多變的環境,在職涯中展現的彈性和適應力。相信蕙歆的分享,對於現在面臨嚴峻景氣的求職者,與在職場打拼探索屬於自己的道路的大家,會非常有助益。 🧑 講者 | 蔡蕙歆博士 Dr. Hui-Hsin Tsai: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hui-hsin-tsai-1b414b12/ 🎤 主持人 | 陳君瑋Chun-Wei Chen: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chun-wei-chen-b28813195/ 🎤 主持人 | 何逸雲 Yi-Yun Ho: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y-yun-ho-476b995b/ 🧑 後製 | 陳君瑋Chun-Wei Chen: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chun-wei-chen-b28813195/ 《生技來一刻》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。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,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。https://www.paypal.com/US/fundraiser/charity/2101877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ment.in.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:http://btbatw.org/podcast 過去相關訪問: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:藥廠神經藥物開發的現況觀察與前景 ft. 黃正球博士 https://tmrbiotechmoments.podbean.com/e/cheng_chiu_joe_huang/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: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(上) ft. 徐聖修博士 https://tmrbiotechmoments.podbean.com/e/sheng_hsiou_hsu_1/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: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(下) ft. 徐聖修博士 https://tmrbiotechmoments.podbean.com/e/sheng_hsiou_hsu_2/ 時間軸 背景和講者介紹 (0:00) 為什麼選擇研究神經膠質細胞──領域轉換 (2:52) 配角的逆襲:神經膠質細胞的介紹 (4:46) 和神經膠質細胞相關的疾病:神經膠質細胞作為藥物標的、神經膠質細胞與神經退化疾病的關係 (10:20) 神經膠質細胞相關疾病在藥物開發上的挑戰 (15:55) 神經相關疾病很多沒有好的動物模型,業界會怎麼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(19:37) 神經膠質細胞相關疾病藥物開發的未來趨勢 (21:43) 在 HHMI 管理 newborn brain bank(新生兒腦庫)的經驗與腦性麻痺與寡突膠質細胞(Oligodendrocyte)的研究 (23:20) 業界和腦庫的合作、和腦庫的不同運作模式 (28:33) 從學界教職轉到業界科學家的轉換與選擇、業界研究和學界研究的比較 (31:34) Biogen 介紹:相對專注在神經領域的藥廠 (34:58) 從基礎研究轉換到臨床試驗擔任 medical director 的經歷 (37:28) 從基礎研究轉到臨床試驗的困難和挑戰 (40:43) 臨床試驗和基礎研究的相似與不同 (44:00) 基礎研究背景在臨床研究上的優勢 (45:20) 如何在臨床試驗中評估藥物的效用、介紹何謂 active comparator (46:48) 和商業開發組合作的經驗 (50:22) 如何面對公司內部的組織重整 (51:59) 人生規劃生涯發展的建議 (55:00) 找工作的建議 (57:4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