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10崩潰寶典#43親職副作用-挫折感是成長的養份,父母和孩子都是!
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- En podcast af 之盈諮商心理師vs凱婷親子教養諮詢教練

Kategorier:
成為父母之後(產後千日),你已逐漸成人形了嗎? 然而,晚熟世代,孩子需要萬日才成熟(萬日大約孩子27歲), 反觀父母難解焦慮叨念終成「精」,每個階段都有燙手任務要執行。 誰來照顧父母心? 孩子的挫折就是成長的養份;父母的挫折也是! 正視父母內心的挫折感,每一步都艱辛且振奮! 自從娃從天降, 父母鎮日精神渙散、一件事情無法好好做完、無法獨處、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/爸爸爸爸爸爸爸爸(OMG), 種種疑似幻聽的跡象、對大小聲音特別緊張兮兮, 反倒沒聽到孩子聲音,又積極搜尋他們的人影, 凡孩子出現就發神經!人生技能無窮盡超展開! 孩子都未認識成為父母前的我們,不曉得我們年少的輕狂和精彩, 反倒瞧見的是: 父母真實的狼狽、煩躁、難受、無助、尖叫,徹夜未眠白天崩潰。 由於孩子尚未成人形,父母也正在體會人生中最不成人形的階段, 就很容易將焦慮拋出去,讓他們不可以太好受/犧牲忍讓不敢喊累! 幼兒時期孩子的認知和情感能力,僅止於感受到環境是否安全無虞, 他們關注自己是否被愛、被呵護、被感知到他們的感受和想法, 以便讓他們逐漸成人形,有心理空間逐漸裝盡他人的觀點和感受! 進而透過她人的回應,逐漸形成所謂成熟的自己。 這個階段的父母,正提取過往的經驗檢核父母力! 成為父母之後,我們與過往被對待的方式取經&奮戰,修正和實踐! 記得,當孩子有好的感受,才會做出更好的事,然而父母也是如此! 從挫折中,記得孩子的年紀,適齡的要求, 才逐漸移動內在,往對孩子合理的期待前進! 記得「已讀,收回,修復,來的及!」 從部分到整體,從整體到部分 改寫家庭的歷史,由我們這一輩開始! 無論結果如何,針對自己內在教養「微革命」 這段起義,在陪娃二十幾年之後必然遍地開花!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歡迎收聽、訂閱、追蹤、分享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EP#43 本集重點: 1.學習不是一蹴可幾,父母走過的路,孩子都是從零開始,讓我們一起從孩子的眼光正視孩子的困難,就有機會陪伴孩子在他最困難的時刻。 2.黑貓白貓都是好貓,無論誰較能理解孩子的困難,從整體或從細節切入,都是我們進入孩子內心的入口。 3.當父母看見並理解到孩子覺得困難、痛苦的點,並且與孩子感同身受,孩子就能逐漸保有自主性,不會迷失自己與分裂。 4.「順父母的意去感受並認同父母的感受」比較簡單,但可能也意外接管了孩子感受自己感受的力量,進而失去某部分的生命力。 5.父母的認知不等於孩子的認知,保持覺知不輕易批判孩子(或他人)接收到的任何感知。 6.看見孩子做得好的部分,特別給予鼓勵與肯定,能夠加乘孩子的信心讓他願意做得更好。 7.接納你的感受「父母看見自己的挫折、聆聽自己的聲音」足以恢復能量騰出空間去聆聽、認可並維護孩子的感受 PS:本集凱婷和之盈一起閱讀「為何家會傷人」一書,討論內容並將有感的部分分享給大家喔!#幸福文化 #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#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#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#心理療癒 #正向教養 #覺知教養 #信任心教